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包括嵌绿松石饕餮纹罍、蛇纹铜铲、玉鸟刻刀和戈形器,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殷商文化体验。
据了解,作为配合“5・18”国际博物馆日的重要展览,“看・见殷商”展览自5月19日开展以来,已从全国各省借调多件典型遗址出土文物。此次新增的四件展品,均出土自河南安阳,其中蛇纹铜铲、玉鸟刻刀和戈形器出自著名的妇好墓。
策展人高红清特别介绍了嵌绿松石饕餮纹罍。他提到,器表通体铸槽,内嵌绿松石,整器工艺精湛,色彩瑰丽,在商代青铜器中实属罕见。他还指出,殷墟时期的绿松石镶嵌工艺既有精细、粗糙之别,也有等级高低之分。社会等级越高,其器物镶嵌的绿松石往往更为精致讲究。
同展柜陈列的蛇纹铜铲、玉鸟刻刀和戈形器各具特色。与陕西清涧出土的青铜铜铲不同,蛇纹铜铲虽具备实用功能,但因其出自妇好墓而更具礼器属性;玉鸟刻刀是殷商时期刻画甲骨文的重要工具,与铜刻刀共同承担着记录占卜活动的使命;而戈形器的具体用途至今仍待深入研究,为考古探索留下了悬念。
此外,展览公布了近期展品的“出差”计划。据悉,从山东省博物馆借来的“亚醜”铜钺将于8月10日结束展览并归还,8月12日将迎来该馆祖辛方鼎的接力展出;8月31日,来自江西省博物馆的双面铜人像将结束展览并归还。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景盛网-景盛网官网-最好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开户多少钱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